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,石庭籍华侨黄文兰、黄文理等乡贤捐资新建莆田华侨职业中专学校,其后30多年来,黄玉旗、黄春元、黄日昌等华侨接过兴学“接力棒”,一茬接一茬地捐资1000多万元建设实训楼、体育馆等软硬件设施,将这所学校打造成一颗海西职教明珠。
“华侨乡贤典型带动,是涵江移风易俗,培育文明乡风的一大特色。”涵江区纪委常委许国兴对记者表示,移风易俗是一件功在当代、利及千秋的民心工程,也是破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基础性工作。近年来,涵江区狠下功夫,多措并举,着力整治歪风陋习,构建文明乡风。
俗话说,村看村,户看户,群众看干部。党员干部、德高望重的乡贤和成功人士是引领乡风民俗的标杆,他们如何处理人情风俗,群众会跟着仿效。2012年起,涵江区委就出台规定,严禁领导干部参与节日宴请及节庆活动,党员以身作则,以党风带动民风,将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,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,引导民风向上向善。
该区注重发挥榜样的导向作用,充分挖掘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,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,用身边人、身边事教育群众,使移风易俗工作真正入脑、入耳、入心。
大力开展“我推荐、我评议身边好人”“文明家庭”“平安家庭”“星级文明户”“好婆婆”“好媳妇”“好妯娌”等评选表彰活动,挖掘普通民众中的先进典型,着力褒奖身边好人。退而不休15年义务宣讲革命史的乡村教师郭克绍、见义勇为的90后小伙郑俊峰、志愿捐献遗体的农民好兄弟等好人好事广受群众称赞,引起社会良好反响。目前,全区已涌现出31位中国好人、59位福建好人,总数连续6年居全省各县区第一。
涵江人重商、爱讲面子。不少人外出打拼有了钱,回乡就大操大办,攀比风突出。该区加大引导力度,找好结合点,通过“请回来、找出来、用起来”等形式,引导群众自发成立基金组织,宣传表彰捐赠活动,鼓励回乡乡贤、富人把烧香拜佛、大操大办的钱用在捐资助学、扶贫帮困、修桥铺路等各类公益事业,既提高了这些人的声望与影响,赚到了“面子”,又为地方事业做了贡献,建了功德,成了良好示范,促进了文明乡风建设。
在树立好的典型同时,涵江区还着力在“破”字上下功夫。破除歪风陋俗重点在老人,难点也在老人。该区盯住重点人群,做通思想工作,让有影响力的村居老协会带头破除将升官、发财的期望寄托于神佛而不惜将捐赠资金浪费在‘神用’‘神事’上的陋习,参与文明创建。通过成立帮扶基金、开展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等方式,倡导群众理性参加宗教活动,宫庙成了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有力推手。江口复惠堂暑期连续4年免费为侨乡留守儿童举办夏令营,开创“变庙堂为学堂”的新风尚;涵西鲤江庙每年年关扶贫救济20多万元、奖教助学12万元,江口东岳观捐赠慈善总会10万元,善款从“神用”向“善用”转变……
同时,着重针对红白喜事,加大新办简办的宣传引导力度。如在婚嫁操办上,组织举办集体婚礼;在追思祭扫上,以鲜花换鞭炮、推行网上祭奠等绿色文明祭扫新方式;在丧葬上,建设公益性安息楼(堂、塔)21个,倡导骨灰“入塔为尊、入堂为贵”新观念,深化殡葬改革。在新风尚的带动下,民间日渐形成简办俗事,多行善事的新风气。如江口大东村民自发举办金婚集体庆典;80岁的江口籍文莱华侨林瑞莲,不办寿宴办慈善,把子女给她做寿的15万元钱捐给区慈善总会和西刘小学,被群众传为美谈。
移风易俗并非摒弃传统,而是有所选择。把优秀的传统传承下来,才能在传承中创新。近年来,涵江区注重以弘扬优秀传统推动移风易俗,取得积极成效。
继承优秀民俗优良传统。坚持把开展“我们的节日”活动与传承涵江优秀习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,通过各种形式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节庆活动,既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,也保护了特色的文化遗产。如充分利用涵江与众不同的“元宵月”特点,把庙堂作为优秀民俗艺术的展示厅和传播地,结合庆典活动,做足民俗文章,堪称“中华一绝”的4.2米妈祖蔗塔、五谷贡品以及独特的“文十番”表演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。
弘扬优良家风带动民风。家风连民风,家风正则民风淳。涵江是著名侨乡,又有众多历史名人和“闽中红旗永不倒”的革命精神等独特的本土文化。近年来,该区充分挖掘民间家规家训文化资源,因地制宜,以萩芦镇梅洋村江春霖故居、江口镇东大村“廉善传家”侨乡家风家训馆、大洋乡廉政教育基地、白塘洋尾李富祠家规家训示范点等载体,把传统的优良家风与乡规民约结合起来,让尊老敬贤、勤俭忠孝、清廉守信的传统家训家规渗透到涵江人民的家风传承和生活习惯中,以好家风带动好民风。(《湄洲日报》记者 刘永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