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里的小区有停车位、哪里的消防通道上有违规停车、哪里的公共场所需要保洁、哪里的垃圾桶满了需要倾倒……在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,社区里的“小事”通过2万多个传感器,第一时间传送到“社区大脑”的综合管理平台“报警”,实现实时预警、及时处置。这些以往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城市管理细活,如今正变得“轻而易举”。背后的“功臣”,是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的城市智能综合运营中心,又被形象地称为“社区大脑”。
“社区大脑”是国家发改委2018年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在上海市静安区开展的试点项目,旨在探索形成规模性的城市数据自动化采集能力,打造城市数据管理的应用样板。
“遍布社区各个角落的传感器,最大的意义不在于物理层面的应用,而是重塑社区治理模式。”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副所长秦方表示,过去社区的传统管理手段以“走家串户”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调为主,基于物联网的“社区大脑”,则是一次将技术延伸到城市治理末端,实现精细化社区治理的革新。
这种革新带来的变化是深层次的、多元化的,除了解决日常琐事之外,它在攻克一些顽疾上同样也是“大显身手”。正如上海市静安区科委主任周隽所言,从巡查和群众举报发现问题转为传感器自动报警,“社区大脑”在尝试解决社区管理中“人力所不能及、人力所无法及、人力所没有及”的实际问题,提高社会管理的精细度,破解城市治理难题。比如,过去高空抛物很难找到抛物人家,现在通过安装在大楼外部的红外线报警装置,可精准判断是哪家抛物。
物联网与社区治理发生的“化学反应”,还在其他一些城市陆续上演。一旦发生火灾,智能烟感系统便会第一时间报警;智能梯控设备扫描人脸,电梯就能自动降到居民所在楼层,这是福建省福州市首个基于窄带物联网技术建设的智慧社区的场景。
小区电梯出故障、自来水水质变坏、小餐馆后厨操作不规范,这些人为感知比较薄弱、相对滞后的细微之处,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“那都不是事”,依托“智慧南山”这套物联网管理系统,可以“未卜先知”,把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。
在今年的民心工程中,天津将创建100个智慧社区,让“社区大脑”服务居民生活。随着物联网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,居民生活不仅有质量更有“智”量。(杨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