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:黄仁颖(900-962年),字福佑一字幼卫,别字仁达,号潘湖翁,行离廿二。祖籍三山莆阳(今福建莆田涵江黄巷),迁入福建晋江潘湖。唐朝御史黄滔(840-911年)庶孙,其父黄珦(870-849年)字玉卿官大理评事,母欧阳氏,仁愿胞弟。
黄仁颖幼敏慧,喜好学,善诗文,自负薪。同光乙酉年以明经学究会试第一,后唐明宗天成丁亥年(927年)始登状元。初授编撰、校书郎。其时李嗣源在河南洛阳称帝,识状元黄仁颖,特召入洛阳凤阁辅助,随即赐为护銮学士。然唐主一介武夫,目不识丁,而枢密使安重(宰相)又识字不多,章奏常读不通。明宗无奈,只得设置端明殿学士,黄仁颖首当其最佳人选,并历迪功郎、四门学正、内阁中书舍人、端明殿掌院学士职,负责通读和协助处理章奏。黄仁颖在京都为官十年,素性清俭,门无私谒。长兴四年(933),唐主明宗病殁。翌年,闵帝李从厚即位,朝政由宰相冯道与赵凤主共同主持。然遭奸相安重的排挤,被贬为主客郎中,继受封为后唐节度使。又历末帝李从轲、石敬瑭二朝。然见朝政无所建言,黄仁颖大失所望,于废帝清泰四年(937年)辞官告归,在潘湖欧厝里过隐居生活。南唐建隆三年(962)十一月卒于家,享年六十二岁。南唐李煜帝赏其才,特赐谥号为“文杰”,其裔以欧阳为氏。著有《黄状元文集》五卷,其诗《新都行》载于《中华姓氏诗选》黄氏卷第四页:“缥涉空中丝,朦胧道傍树;惹彼花上露,翻兹岁月知;苒蒻花枝注,悠扬画中诗;天长春日暮,何计脱缠绵?”。时泉士多工于文学,而能文者,必曰欧阳詹;能学者,必言黄君仁颖。欧阳詹以文行称于八闽,黄仁颖以学节显于世始于宋初。宋重和元年潘湖族人为祀“以不二争第一”、文章德业双馨的状元黄仁颖,继承和发扬欧阳詹的爱国爱乡精神,特建潘湖仁颖书院,以志前贤。
点评:
黄仁颖在京都为官十年,清廉俭朴,门无私谒,他一生信奉欧阳詹的文章德业,深得明宗赏识,也为朝臣们所敬重,先后历迪功郎、四门学正。南唐主?李煜赏其才,特赐黄仁颖谥号“文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