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廉政史鉴]郑厚:清操廉勤 刚直敢言
【发布日期:2016-06-24】 【来源:】 【字体显示: 】 【阅读:次】

    郑厚(1100—1160),字景韦,一字叔友,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霞溪村人。著名史学家郑樵之堂兄,学者称“溪东先生”、“湘乡先生”,史称“诋孟”(批判孟子)最厉害的人。郑厚、郑樵,号称“莆阳二郑”。

  郑厚天资聪明,四岁读书,过目不忘。七八岁精通四书五经,所作诗文援引经据典,下笔成章,其文采令诸多老先生自愧不如。靖康元年(1126),郑樵写就《乐府四怨》,26岁的郑厚为之写跋道:“国史国笔中和之气分,予惜之而莫之追。从弟樵尝谓予曰:‘苏李以来多以诗名,未有得完格者。情生于文,句到而文不远;文生于情,意到而句难工,使意句俱到,予何贬焉。’予然其言而未实其言。一日,示予以《乐府四怨》,怨为之解。予兄也,且师也,不敢阳言与可,默许之,予勉之。能到其所未到,古作者将北面矣。靖康元年腊朔,厚书。”

  郑厚与郑樵皆胸怀报国之志,曾二次联名上书资政殿大学士宇文虚中,慨陈自己雄才大略,希望得到他的提携,实现报效国家的抱负,“使厚司台谏,则世无豺虎迹;使樵直史苑,则地下无冤人。”立志当一个象魏征那样的谏官,以扫除天下贪官污吏。宇文虚中也很赏识他们的才华,准备给予重用,可惜因出使金国被扣留,二郑不为朝廷所用。

  绍兴二年(1132),参加福州乡试,得第一名,被选送到太学,郑厚不愿人京读书,返回乡林寺为众从游者讲学。绍兴五年(1135),进士及第。授左从事郎、泉州节度推官。绍兴十年(1140),外放广东路盐茶司干办公事。郑厚生性刚直敢言,素来反对和议,诸多言论皆不为当权者所喜,特别是他批判孟子的言论,十分尖刻。绍兴十三年(1143),驾部员外郎王恭从郑厚的著书中选摘诋毁孟子的言论上报朝庭,导致朝廷诏令建州毁掉郑厚所有书的板刻,已传播的书全部收回烧掉。郑厚也因此被台官所劾“谤议朝政”,先被贬,后罢职,十年不得升迁。邑人黄公度特意为郑厚被免职写了《送郑察推以罢官之潮阳》诗二首。其一:“官达身何补,才名陆未沉。不妨吾道在,休较吏文深。城廓春将暮,风云晚更阴。相看炎海阔,魂断欲分襟。”其二:“春草故人去,落花离绪多。芙蓉少颜色,薏苡尽风波。尘土非长策,功名一醉歌。周南暂留滞,莫改岁寒柯。”

  绍兴二十五年(1155),奸相秦桧病死后,郑厚重新被起用为昭信军节度推官。任上,郑厚清操廉勤,平反冤狱,缉拿强盗,颁布律令,力保一方平安,颇受当地群众的爱戴。绍兴二十七年(1157),因政绩显著,升左承事郎,湘潭湘乡知县。他莅任之初,“临事以公”,倾听百姓呼声,体恤民生,轻徭薄赋,恪尽职守,尽心为国家分忧,得吏民敬畏。绍兴三十年(1160),郑厚病死在任上,年六十一。邑人工部侍郎林光朝撰写悼文《祭郑湘乡叔友文》云:“林某(艾轩)、赵伯达、方秉白、刘朔,以四月既浃,越三日丙辰,哭汀乡先生之柩于西郭,以杯酒盘飱敬酻之。呜呼!海内豪杰,没灭不返,酸痛冤惜,其在我辈。湘乡文律如石鼓泥蟠,前者不及识;湘乡道真如峄山野火,后来不及见。湘乡之名,百代凌腾,屈原、贾谊文非不足,而蹈道则未也!客有过长沙者谇之乎!三先生亦欲相与破夫褊迫之度,而为是冲扬眇冥者乎!我其大招江潭之滨,一夕卮酒,我思古人。尚飨!”兴化太守钟离松为其立“名贤坊”。

  郑厚志向远大,学问渊博,诸子百家,无所不通,词赋典雅秀丽,文辞高古奥博,议论自成一家。毕生勤奋好学,幼年在故宅“溪东书堂”和“芗林寺”读书,成名之后讲学芗林。晚岁读书著述尤勤,专心于《易》的研究,如其撰《进存古易状》:“右臣尝谓有画前之《易》,有画后之《易》;太极未判,画前之《易》,两仪既奠,画后之《易》也。画前之《易》,圣人蕴诸心术之微;画后之《易》,圣人稽诸象数之验。今《易》有《豕》《象》《文言》《大传》,皆后之学《易》者所作,古本无之。王弼存乾一卦于卷首,以此知古《易》六十三卦皆然也。……臣窃谓;上圣皆圣地,伏羲为诸圣之宗;六经皆经也,《易》为群经之旨,其妙则穷性命道德之要,其粗则该服食器用之间。是故取诸乾坤,以正垂裳之治,易之书契,代结绳之政,俯仰之观,远近之取,一偶一奇,而天下之理尽矣。……臣愚,幼而读书,粗通正理;老而闻道,稍见大方。好读古书而不为古书所蒙,多识前言而不为前言所惑,谓瓮内不能运瓮,运瓮当在瓮外;经中不可穷经,穷经当在经表。……臣以《易》之《豕》《象》或有乖违纪旨,未为纯全,纵有所长,亦只当作传不可与经并行;辄删去之,惟存旧经,撰成《存古易》说,虽未能究三圣著作之深旨,亦可继诸家传注之未学。谨缮写成四册,随状上进以闻。”厚尝语门人曰:“大《易》之理,岂口耳所能尽,予姑为诸生训诂耳。《连山》《归藏》《周易》皆一代之书,欲作‘宋易’而未果也。”

  郑厚一生著述颇丰,因“诋孟”事件,其书大部分被毁,今多不存。其非孟之著作《艺圃折衷》因余允文、朱熹的批判而被作为“靶子”得以部分保留。其它作品有《存古易》四册,《湘乡文集》二十卷,《通鉴分门类要》四十卷,《艺圃折衷》一卷及杂说数十卷。与郑樵合著《六经图辨》《二郑诗集》。黄仲昭对郑厚有很高的评价:“郑厚好奇立异,务聘其辨博之说,以非诋圣贤,先儒谓其学无师承,故其弊如此,而卒为名教之罪人也,信哉!乡先正林艾轩志其墓,有曰:‘言者以先生少时尝著书,如李觏于孟轲之书有所不合,以是不调者十年。’此固先辈忠厚之风,而谓其书为少时所著,亦或然也。但其遗言绪论,至今犹未尽泯。予惧后世复有倡其说者,害人心术,而圣贤之道又为之晦蚀,故不避逾之罪而极论之。”


附  郑厚诗文选撷

       《登东山》

  小雨上东山,层层着意看。

  寻泉行处僻,就石坐来寒。

  赤舄归周旦,苍生起谢安。

  功能成底事,一抹暮云残。

         《名公赋》

  别墅生涯富古今,凝旒梦卜苦追寻。

  一封细札三家布,万卷新书四海心。

  北阙龙吟清昼永,东皋猿啸白云深。

  满怀经济今休靳,闻道养生渴传霖。

        《登溪仙人岩》

   短帽依然九日风,岩头的的问仙翁。

   神仙料不私将橘,乞与陈黄方薛公。


          《林和靖墓》 

  山前山后冢累累,处士孤坟没草莱。 

  古宅更遭新烧火,荒林难觅旧栽梅。

  月香水影诗空好,鹤怨猿惊客共哀。 

  回首西泠桥外寺,晚来金碧拥楼台。


         《寒食登韩亭》

  燔身介子意何忙,理迹昌黎道更光。 

  慷慨一封论佛骨,流离万里入蛮乡。 

  孤芳亭角留韩木,遗爱人心比召棠。 

  勿谓笔端无造化,如何祛鳄似祛羊。

 

 
 

分享至